水道博物館陪你穿越百年時空

發佈日期:2021-07-12 22:04:54

經過兩個月修身沉潛,終於要微解封了!您可以不用再終日鎮宅看著往日美好的照片解悶了;水道博物館重磅回歸之後,陪著您穿越百年時空,體驗懷古年代的心動!

漂浮於竹林與車道旁的白色小島~西竹圍之丘

發佈日期:2021-05-03 22:43:28

台灣的文化資產修復與再利用總是話題,最早期以單一古蹟建築的「保存」為主要的概念,但卻也造成了台灣許多蚊子館的誕生,對於歷史感好像也只是從平面的書籍變成立體的書籍,只能遠觀而無法貼近感受。至2010年代左右,政府的推廣與民間逐漸能接受「古蹟活化再利用」的思維,許多古蹟開始打開大門,而此時的古蹟也多了新的名稱-「文化資產」,在行政院所發布的政策中,有形的文化資產分為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聚落建築群、考古遺址、史蹟、文化景觀、古物、自然地景和自然紀念物等9個類別,歷史記憶不再只是一棟建築,它有可能是一處……

台南深度遊溪北 體驗古樸小鎮人文

發佈日期:2021-04-20 12:30:37

根據全台最大部落客平台「痞客邦 」統計全站近3個月旅遊相關數據,「台南景點」關鍵字的搜尋及瀏覽熱度居全國之冠,台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遂結合痞客邦於後壁菁寮辦理「台南旅.行家」痞客邦社群金點賞部落客台南踩線團,期待透過社群力量分享給更多網友,吸引大家來台南觀光。

生猛活跳的庶民文化市場-善化牛墟

發佈日期:2021-02-24 15:51:34

某一年夏天,那則新聞突然淺淺浮現在腦海中,是一則關於善化百年牛墟的保存議題。那時對於牛墟完全沒有概念,甚至把它想像是一個如工廠般的制式場所,在近半年後的日子,第一次踏進了牛墟,這才理解到,這裡不是想像中那由冷冰冰的不鏽鋼架起的空間,而是一個在豔陽下活生生且熱鬧滾滾的庶民文化場域。

平埔族群文化之美 南科考古館即日起開展

發佈日期:2021-01-29 17:00:20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南科考古館29日推出「牽手平埔:臺灣南部西拉雅族、馬卡道族、大武壠族文化特展」。因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開幕活動儀式延後辦理,但特展仍按原定期程開放民眾參觀。本次特展以「牽手平埔」作為主題,展現西拉雅族、馬卡道族、大武壠族三個族群的合作,共同復振發揚自己的文化,並努力進行正名。南科考古館期藉由這個特展,讓社會大眾了解西拉雅族、馬卡道族、大武壠族,與平埔族群共同譜成多元的臺灣文化。

山中奇緣巧遇榮格湖

發佈日期:2021-01-08 15:00:48

在一個偶然的機遇巧合,發現有個非常特別的地方,就離我經常走踏的小農場幾步之遙;於是尋個空,尋訪這個神奇的秘境。

再訪南灣田農場 惡地山谷的記憶回聲

發佈日期:2020-11-29 23:16:46

來到了這座收不到訊號的深山谷,四周是特殊的惡地形,尖銳的稜角切割了凹凸不平的地貌,連夕陽日照的位置都別於他方;杳無人煙,有大片聲響都是踩在枯葉上的回音,蟲鳴鳥叫都近在咫尺,有種時間似乎停滯或倒退的魔幻感。與約定時間相差了近一個鐘頭,南灣田農場的主人發哥見我們的愧疚道歉,竟稀鬆平常優懶地笑說:「沒關係,沒有差很多。」那個沒關係不是敷衍打發的回應,是真的完全不在意,那一刻的我更確定了這座山谷有走慢時間的魔力。

私人造林‧人間大愛~川文山森林生態保育農場

發佈日期:2020-11-24 10:25:30

整齊的石板步道旁,兩側桃花心木筆直地列隊參天,樹木真的有種特別的魔力,一種慢活而旺盛的生命力,努力生長卻也懂得彼此尊重給對方空間身長枝幹。沿著石板步道向上走,抬頭望眼皆是綠葉編織的蒼穹,只能瞥見微微的藍天,直到走到最上層的石階,一旁擱著的一枝竹掃把,提醒我這裡不是深山無人之地,這才回頭看望,一路走來近百公尺的長步道,早被人們悄悄地整理乾淨。也好似這座造林場最初的主人,他默默地、悄悄地種下了眼前的這一座森林,即便他的肉體離開了這個世界,精神卻緊緊地紮根在這片土壤中,繼續感染人們與他一同照料樹木。

一座守護西拉雅族文化初衷的遊客中心

發佈日期:2020-10-09 07:27:50

十七世紀福爾摩沙的嘉南平原,遼闊的草原上有成千上萬的鹿群,還有在此生活的原住民;西拉雅(Siraya)族獵人攜著弓箭,經過嚴格的狩獵養成,遵守不在繁殖期間狩獵的原則,同時承擔著族群的生計,帶著崇敬自然的心與土地共存。這樣的風景在清朝《番社采風圖》與德國人司馬爾卡頓的《東西印度驚奇旅行記》中,都能看見這樣的福爾摩沙印象。

《巷弄之美》崇安街的驚鴻一瞥~水天

發佈日期:2020-10-01 16:16:29

因為喜歡走路,所以常常閒逛走去附近的傳統市場~鴨母寮菜市;這路上必經之路就是昔日總爺古街的崇安街。

第 4 頁 / 共 32 頁, 311 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