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浮於竹林與車道旁的白色小島~西竹圍之丘
台灣的文化資產修復與再利用總是話題,最早期以單一古蹟建築的「保存」為主要的概念,但卻也造成了台灣許多蚊子館的誕生,對於歷史感好像也只是從平面的書籍變成立體的書籍,只能遠觀而無法貼近感受。至2010年代左右,政府的推廣與民間逐漸能接受「古蹟活化再利用」的思維,許多古蹟開始打開大門,而此時的古蹟也多了新的名稱-「文化資產」,在行政院所發布的政策中,有形的文化資產分為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聚落建築群、考古遺址、史蹟、文化景觀、古物、自然地景和自然紀念物等9個類別,歷史記憶不再只是一棟建築,它有可能是一處聚落、一塊發生重要史蹟的空地或是一個自然的景觀,因此活化再利用的例子更加多元了!
以台南火車站當中心點,隔著正在地下化的台南鐵路,也分隔了北區與東區的行政位置,北區的一端是熱鬧的商圈,東區的這一端有百年的新樓醫院與大學學區,當中都不乏歷史建築位於其中,而火車站附近就有幾處以聚落為單位的修復再利用的例子。例如原為日軍步兵第二聯隊官舍群的321巷藝術聚落,這座宿舍群曾借予成功大學的教師宿舍使用,其中一處建物還是藝術家郭柏川故居,從車水馬龍的公園路轉進321巷,彷彿迎接著世外桃源的歷史場面,高大的老樹和日式宿舍矮房,曾經這一區被一群熱血的進駐者們打造得有聲有色,讓原本面臨拆除的老宿舍們重獲新生,但2020年321巷逃不了整修的命運,鐵幕圍籬再次將此圈起,暫時結束了321藝術聚落的復興歷史。
然而,風生水起另一處的文化聚落也在隔著鐵道的一端興起,也是這次來拜訪的「西竹圍之丘」,目前園區的主要位置在台南東區的育樂街,緊鄰著博愛國小,通常汽車顯少經過這裡,大多車流都順著東寧地下道連接前鋒路,園區內部的建築原本為台南一中的教師宿舍,於2019年修復完畢,加上隔著矮樹籬的另一端就是原台南廳長官邸,當初台南市文化局在修復官邸時,文化局也與國有財產署(所有權人)、臺南一中(代管方)三方協調,最終決定交由文化局管理,負責將其建物與週邊整修後對外招商營運,串連了不遠處的台南知事官邸,也呈現今日大家所見的西竹圍之丘。
在平日的午後,從後門踏入西竹圍之丘,一入眼的即是純白色牆面與黑屋頂;有二層樓高的宿舍群,它們在近夏日的陽光下閃閃發光著。目前進駐的團體多元,有以圖像開發為主題,販售手創商品與圖像書籍的藝術空間「浮生圖像所」、來自台灣的設計傢俱品牌「STIMLIG」、製作與教學的創客工作坊「臺南自造者實驗室」以及手作皮件工作室、傳統纏花結合現代工藝的工作室與製作繪本與體驗繪畫課程的「沒有名字的繪本」,光是宿舍群的進駐團體就各有特色。
但就在這個平日的午後,不屬於西竹圍之丘的開放時段,在炙熱的空氣中彷彿漂浮在半空,凝視著無人而遼闊的空間,遙想過去的歷史,對於工作室內的精彩也只能靜悄悄地從玻璃窗看著如水平面的室內,再想像著週末走上人群後的場景,雖然是不久前才配合市集活動盛大開幕的新園區,但處處已開始有著生活的痕跡,工作室外的小花園、老椅子和陽傘們,也都在這個安靜的下午綻放著我獨自的驚呼。
穿過如愛麗絲夢遊般的樹籬通道,走向前方就來到了台南廳長官邸建築,這處建於1898~1906年間的建築,在日治時期為台南廳的廳長官舍,而我們走過的後方宿舍群,原本為內務部官宿舍,二戰後曾為政府高官官邸,還派駐有便衣警衛人員呢!到了後期才由台南一中接手管理成為教職員宿舍,這十八棟二樓高的磚造建築圍繞著廳長官邸的東側與北側,在文化局接管修復時,也仍然有兩戶原住戶繼續居住於此。
廳長官邸的建築形式採用明治時期流行的「和洋二館」式建築:北棟為西洋建築的洋館,修復後整體狀況良好,裡頭的擺設典雅,從一進門的玄關窗戶,長長的木桌與吊燈都富有西洋浪漫的古典風格,而南棟原為日式建築的和館,但因為年久失修的關係,目前和館只剩滿地充滿儀式感的地基與部分地上保留的典雅花磚,目前廳長官邸與西竹圍之丘同樣在週五與週末的時段開放。
再往前走能見到前門的高聳南洋杉和小片竹林在風中擺著手,園區除了被整修之外,也添加了幾處會發光的竹製裝置藝術,讓早晚各有不同的風景,穿過紅磚牆拆卸後的小徑,能來到原為正門的紅磚廣場與另一側的宿舍群,來到獨立於園區開放時間營業的咖啡館「圍讀」,從二樓的高度發現能看向更遠的地方,回頭查閱此處的歷史,原來西竹圍相當於現今由北門路口沿青年路東行至前鋒路、勝利路一帶,為德慶溪上游支流河道切割形成的丘陵地,這片原來人煙稀少的竹林,後來在日治時代被稱為「竹園町」,除了廳長官邸還有不遠處的知事官邸,甚至有著不少軍事遺跡,如今在一片呼嘯而過的機車旁,老建築與歷史的迷人風景在這一片小丘上,成為了另一種傳唱的故事。
對民眾而言,文資的保存與修復,除了能改善原有老舊建築可能造成的治安、環境風險,也能保留與生活連結的歷史記憶,進而成為代代相傳的故事。而對一座城市而言,若能妥善規劃文資的修復再利用;不但能落實文化與創意產業的居民共存共榮,甚至能帶入地方活化的契機,最重要的是能讓一個城市因歷史而走出屬於自己的底蘊,豐富城市的層次與內涵,對於聚落的修復再利用,我們抱持期待之餘也要謹慎把關與維持,畢竟城市是眾人居所;也是家的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