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亢進長期未就醫恐惡化,不可輕忽初期症狀
案例一:29歲蘇小姐近幾個月暴瘦10公斤,同時伴隨心悸、失眠、脾氣暴躁、呼吸有點喘、大便次數增加、怕熱、手抖及脖子腫大等症狀。來到奇美內分泌科就醫,診斷出有甲狀腺機能亢進。經過治療之後,不舒服的症狀漸漸改善緩解,目前獲得良好的控制。
中老年突發頭痛?醫:拖延恐影響視力
70歲王伯伯以前從未有頭痛的病史,但從一個月前開始出現太陽穴附近的頭痛,有時像是血管正在搏動,用手觸碰太陽穴附近時也會有腫脹壓痛感;最近吃飯時,王伯伯開始覺得咀嚼時臉頰兩側會疼痛,吃不下東西;甚至出現肩頸部位的肌肉僵硬和痠痛,整個人變得很倦怠;飽受疼痛之苦的王伯伯前往神經科就診,被安排入院做進一步診療。衛福部臺南醫院表示,經過完整的檢查,王伯伯被確診罹患巨細胞動脈炎,頭痛也是此症引起的顳動脈炎所造成;治療幾天之後,王伯伯的症狀逐漸緩解,又可以恢復過往的生活了。
新式經口甲狀腺手術 外觀完全無疤痕
傳統的甲狀腺手術,因為會在手術後留下脖子前方的一道疤痕,會讓許多病人就此退卻。自從內視鏡手術開始發展之後,可以把手術疤痕轉移到一些不顯眼的地方,如腋窩、乳(房)暈線及髮際線等。早期的經口內視鏡甲狀腺手術,傷口位於舌頭下,是真的經過口腔來手術,手術後會有較多的不舒服感及併發症,很快就在國際上不被採用。新式經口內視鏡甲狀腺手術,傷口則是位於下嘴唇內側,病人對傷口的感覺,就像偶爾嘴唇被牙齒咬破的感覺一樣,並不會有太嚴重的傷口疼痛感。
罹患慢性腎病變相關眼科疾病風險增!籲民眾重視
台南一名70歲慢性腎病變男性,因近日雙眼疼痛、嚴重流淚並視力減退就醫,經診斷為慢性腎病變洗腎治療常見的「雙眼帶狀角膜病變」。
下腹疼痛不簡單 別輕忽身體警訊
一名40幾歲的外籍勞工,因下腹疼痛不適,擔心是不是腫瘤等疾病而前來就醫。斷層掃描檢查發現子宮裡有空氣,詢問病史得知她前一個月有回國,並有跟丈夫發生性行為,可能是因為經常性性行為而造成的子宮發炎(亦可稱為骨盆腔炎),若不及早治療,恐由骨盆腔炎併發嚴重的腹膜炎。
減重改善睡眠品質 南醫春季班3月20日開辦
春節年後,相信很多人都深切的感受到「大腹便便」的痛苦吧!國人過重及肥胖盛行率近年來持續往上攀高,2013至2016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顯示,成人過重及肥胖盛行率為45.4%。透過聰明吃、多活動等減重方式,仍有少數人的體重始終屹立不搖而令人沮喪,因此漸漸喪失減重意願。睡眠或許是一個隱藏的問題!台灣睡眠醫學學會的最新2017年調查顯示,全台有1/10的人口深受慢性失眠症所苦,睡不好可能增加體重,體重過重也可能增加睡眠障礙的風險。
駕駛恐懼症上路心慌 腹式呼吸有助調節
如果當你在開車的時候,常會感到有一股無法解除的巨大恐懼,不用懷疑,那就是駕駛恐懼症;(Driving Phobia)是屬於空間恐懼症的一種,常見的原因有兩種,第一是過去曾發生過危險駕駛事故,導致造成創傷壓力症候群、或是患者本身有空間恐懼症;如開車在高速公路上或是塞車在車陣中,病人會出現恐慌發作或極度害怕,感到極度不安、害怕、心悸冒汗、擔心失控不安全的感覺,致使病人以逃避駕駛來避免上述症狀出現,對生活品質造成顯著影響。 恐懼症(Phobia)是每個人都存在的,只是程度的差別;如果有不合理的害怕跟恐懼發……
別輕忽椎心刺骨的坐骨神經痛
二十歲的大學生小明,最近在課堂間趴在桌上休息的時候,常常會感受到右下肢後側的酸痛感,有時甚至會被「酸」醒。起初他不以為意,以為是運動傷害,但症狀漸漸變得越來越嚴重,酸痛的範圍越來越大,甚至右腳外側也開始有麻的感覺。
急性醫療銜接長照 奇美醫建構完整服務網絡
台灣老年人口佔總人口數14%,正式進入「高齡社會」,而高齡化帶來失能及失智照顧問題,讓醫療照顧與長期照顧的需求日益增長,以生活為主、醫療照護為輔的長照模式,發展超高齡社會健康照護與生活照顧的共生模式,協助個案在地安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