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法律系高材生變成養雞大王 黃崑虎護持後壁最美的閩式古厝(下)
撰文/張捷 攝影/張寧
腦筋靈動.購地發跡.成立會社
當年黃家的發跡,也如這棟古厝一樣傳奇。黃崑虎的祖父早年是以撿稻穀及當牛僮維生,生活並不富裕。日本人占據台灣後,為了灌溉嘉南平原米倉的需要,開始興建烏山頭水庫及嘉南大圳;黃家父執輩腦筋動得很快,心想水若一來,土地價格勢必翻漲,於是便將所有資金陸續收購土地。後來,土地越來越多之後,還得在鄰近部落找人幫忙耕作;由於佃農人數過多,黃家還因此蓋了大批農舍提供給他們居住。據說,黃家最巔峰時期光是在平地便擁有上百甲土地;另外在東山、白河關子嶺一帶有山坡地,還有上千甲的山坡地,其中部分為石灰原料的石灰山,這也成為日後經營的項目,真是富賈一方。
黃家祖籍福建泉州,黃崑虎先生的祖父黃合興原居住於後壁菁寮,務農為生;黃合興有四子,依次為黃謀、黃冬、黃振隆、黃振德。四兄弟後來一起遷居到「後壁寮」,合開了「黃振興合資會社」,同時也開始興建這座漂亮豪華的古厝。
黃家兄弟的合資會社訂有公司章程,這種極具企業化經營的頭腦,在早年的農村幾乎是不可思議的事情。會社除了從事土地開拓及造林、不動產買賣及借貸、磚瓦及石灰製造外,黃家還經營碾米場,出口米到日本、設立信用合作社。而四兄弟中由黃振隆主掌大局,黃冬主管穀糧方面的事業,黃振德管理石灰山產方面的事業。黃家除了開發商業街、開設戲院、聘僱中西醫幫人看病;另一方面也捐助興建校舍,連當地的公所、派出所等公共用途土地,也是黃家捐輸的。不過,後來因為國民政府實施三七五減租、耕者有其田政策,強制規定每個地主只能留地三甲,被充公土地則以股票及現金補償,黃家大地主的土地資產因而銳減。
熱血青年的黃崑虎
黃家父執輩成就家族巨大的財富,或者很多人認為黃崑虎就是子承父蔭罷了,其實不然;當這個故事傳遞到他手中,其實又是另一頁傳奇的開始。
1932年出生的黃崑虎,12歲父親就過世,加上後來又遇三七五減租等政策衝擊,家族的財富風光不如以往;然而,從小就極具反骨思想的他,曾經計畫逃往日本求學,只是功敗垂成。
國民黨來台後發生228事件,當時就讀嘉義中學的他,因每天通勤上下學,常會在火車站前看到遭槍決老百姓的屍體;這讓年輕氣盛的黃崑虎對國民黨政權非常厭惡。高一時,他和兩個朋友竟跑到基隆港口,準備坐船逃去日本大阪,後來被阿兵哥發現持槍盤問而失敗;後來他又試過想從蘇澳搭走私船離開台灣,依舊沒能成功。無法離開台灣的黃崑虎,後來考上台大法律系,他便立志有朝一日要從事司法改革。
台大法律系高材生變養雞大王
黃崑虎在大學畢業後,因為反國民黨政權,包括張燦鍙、蔡同榮、羅福全、侯榮邦等一群朋友在祕密集會時,被情治單位盯上;眾人只得四處逃散,黃崑虎則逃到湖口的養豬朋友家躲藏了一年多。
這樣的經歷,讓黃崑虎身分多了黑名單標籤,即使頂著台大高材生的光環再度回到家鄉,也面臨工作無著落的窘迫。或許是血液中承襲自父親那一輩的企業經營DNA竄動,他毅然轉行投入養殖業;在最高峰時的民國60年代,黃崑虎養殖雞隻達60萬隻,成就了他當年台灣「養雞大王」的稱號。
黃崑虎承襲父親急公好義的性格,多來年都是地方調解委員會會長;曾經獲聘為國策顧問、當上全國李登輝之友會總會長,後來又成立了台灣之友會。如今雖是白髮蒼蒼的他,依舊關心著地方的藝術發展,看來未曾或忘當年熱血青年的初衷。
古厝的理念和精神
黃崑虎不斷強調「這棟古厝最重要的是理念和精神!」他說,斗拱上的雕刻是父執輩要傳承給後代子孫的庭訓:竹林七賢圖、漁樵耕讀圖、堯舜犁田圖,代表士農工商、傳賢不傳子等,每一幅木雕都有深刻寓意。走進大廳,供奉公媽牌位旁的兩面牆上高掛著幾幅對聯,也都是祖先們要交代給子孫的話。
為了賦予老厝新生命,大約從10年前開始,黃崑虎每年中秋都會舉辦「古厝月夜樂未眠」活動,動輒邀請1000多位來自台灣南北的賓客,到古厝來一起聆聽台灣本土音樂、品嘗在地佳餚;甫於11月剛離世的奇美董事長許文龍也曾在此表演小提琴。多年以來,黃家古厝的藝文活動,一直傳為地方最動聽的雅事。
為了保存這棟近百年的古厝,這裡幾乎年年都有大小型維修工程在進行中;尋找老師傅幫忙修繕、找建築學者詢問保存專業,至今也不知到底花了多少的經費?黃崑虎說:「對這塊土地有了解、有愛、有感謝、也有責任。就像這棟古厝不僅是我黃崑虎的家,也是台灣農村的重要建築,我有責任保存它。」
黃崑虎念茲在茲的是要對台灣歷史有交代;從這棟經歷近百年的古厝,卻依舊風姿綽約挺立在這塊土地,未曾消逝在歷史的洪流;對於老先生與黃家族人的堅持與付出,真的是令人敬重的風骨,也是另一種台灣人的驕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