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守護西拉雅族文化初衷的遊客中心

發佈時間:2020-10-09 07:27:50

話說西拉雅

十七世紀福爾摩沙的嘉南平原,遼闊的草原上有成千上萬的鹿群,還有在此生活的原住民;西拉雅(Siraya)族獵人攜著弓箭,經過嚴格的狩獵養成,遵守不在繁殖期間狩獵的原則,同時承擔著族群的生計,帶著崇敬自然的心與土地共存。這樣的風景在清朝《番社采風圖》與德國人司馬爾卡頓的《東西印度驚奇旅行記》中,都能看見這樣的福爾摩沙印象。

幾百年過去,平埔族群與渡海來台的漢人,生活區域重疊,彼此的生活模式越趨相近,尤其過去分布最廣、人口最多的西拉雅族,許多學者的研究中都表示,這支勢力強大的平埔族群,分佈的區域痕跡從嘉南平原延伸至恆春半島,但隨著與漢人爭地的壓力,許多族人進而移往台東與花蓮一帶,而另一部分留在原地生活的西拉雅族,卻因為與漢人密切的相處,逐漸失去了傳統風俗與語言。

喜迎新生-官田遊客中心

如果說台灣的歷史從台南開始,那麼當時生活在此區的西拉雅族,更是歷史上的重要訊息,西拉雅族也在此留下豐富文史。近幾年,台南在地的西拉雅族群,為了不讓傳統文化繼續受到漠視,進而發起了正名運動,要求官方承認他們的原住民身分。就在2005年,當時的台南縣政府率先認定了西拉雅族為「縣定原住民族」,也在那一年將原名「五庫國家風景區」(曾文水庫、烏山頭水庫、白河水庫、尖山埤水庫和虎頭埤水庫),正是重新定名為「西拉雅國家風景區」,此為觀光局第13個國家風景區。

西拉雅國家風景區面積遼闊,遊客服務中心目前有位在嘉義中埔鄉的中埔遊客中心、台南南化區的南化遊客中心,以及2020年盛大開幕的西拉雅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暨台南官田遊客中心,也是西拉雅風景區中最大的遊客服務站。

事實上,2005年11月西拉雅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就已成立,一開始的辦公室借用了烏山頭水庫辦公廳舍,接著於2009年遷入白河區臨時辦公室辦公,後來因廳舍不足等問題,決定遷建到官田這處11.2公頃的國軍野戰訓練場。2017工程開工動土,總樓地板面積約11128平方公尺,地上3層建築一樓行政辦公室、會議室等,二樓遊客中心、販賣部及可容納150人簡報室,三樓瞭望台等。為了這項工程,台南市政府工務局還受託開闢了兩條聯外道路,並在2020年正式對外開放。

田中央的新衣裳

官田遊客中心建築師李浚熒曾這樣說:「台南官田遊客中心將以『聚落』意象設計,並導入綠建築概念,引進嘉南平原南風與太陽光影,運用原有的地貌打造渠溝水圳,盼能重現西拉雅聚落的印象。」在建築師李浚熒的設計下,遊客中心的建築融入山坡地景,並打造戶外的自行車道結合景觀步道,不但發揮了覆土式建築冬暖夏涼的優點,也融入了嘉南平原高低差的地貌。

鄰近台一線與165市道,台南官田遊客中心這座地上兩層樓的鋼筋混凝土建物,豎立在四周遼闊的稻作與菱角田景色中。建築師李浚熒的建築經常使用活潑的跳色設計,而這樣的建築色彩也呼應了西拉雅族的傳統服飾,據研究平埔族群服飾顏色以白、黑色為主,繡織的花紋則以紅色最常見,其他依次為藏青、綠色、紫色與黃色。

官田遊客中心的建築主體,西拉雅族傳統服飾中最常使用、也是最受歡迎的白色為主,而窗框與柱體結構也妝點了藏青、紅色、黃色等色彩,另外繪製於建築牆面上的圖騰,則是西拉雅傳統十字繡圖騰-八瓣花,與周邊自然的綠色景觀與入口處配置的紫色花朵相互搭配,整個園區彷彿就是一件立體的西拉雅傳統衣裳,被輕輕披覆在田中央。

許願-重現大草原

與許多族群相同,西拉雅族也相當重視傳統祭典與信仰,族群的祖靈信仰-阿立祖,更是其中的代表,阿立祖的信仰不立塑像與神位,主要以祭祀壺甕等物,更讓西拉雅族有「拜壺民族」的稱呼,但其實西拉雅族所崇拜的並不是壺甕等容器本身,而是壺中代表祖靈的水,也稱之為「向水」。

官田遊客中心的地景也特別將「水」的元素運用,不但在園區中開闢了河流意象的溝渠,建築物也打造了流動的水元素,步入中庭時,前方的水池不但能映照藍天草原的意象,更是一處流動的微型瀑布,成為能調節園區的微氣候水景。

順著水池左側,前往一處大型階梯,階梯向下連接著寬闊的大草原。針對西拉雅族祈願於自然的傳統價值,西拉雅國家風景管理處特別邀請了設計師蕭青陽操刀,不但為官田遊客中心的開幕策展了「辦桌開幕秀-百年卡打車收藏」,還籌組了地景藝術製作團隊,為官田遊客中心打造了與地景結合的「許願鶴.幸福翔起」裝置藝術,點綴在草原山坡的稜線上,以白色線條勾勒的紙鶴創作,不僅供遊客觀賞,同時也喚起兒時歡樂的童年記憶,那一份貼近自然的單純心情,與西拉雅族親近自然的價值,都能乘著微風帶著幸福翱翔。

而地景藝術團隊所打造的SIRAYA純白字樣,與散布在草原上的棕色小鹿極簡裝置,同樣都成為官田遊客中心的童趣亮點,不但讓人們能親近這片土地,也能記得西拉雅族曾經在這裡的歷史。

官田遊客中心,以嶄新的姿態重獲新生,不但以環境呼應了西拉雅草原民族的特性,打造了適合所有人的綠地草坡和流水,也不忘結合台南在地特色,在遊客中心的館內以沉浸式旅遊體驗推出VR體驗區、120度環形劇場、360度立體影片等設施,用科技結合歷史與遊憩資訊,也以建築和地景回應了土地,期盼這處建築能成為踏訪的目的,也能兼顧對台南與西拉雅族文化守護的初衷。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