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脫中西醫的治療思維 用音樂為身體調頻

發佈時間:2020-07-09 22:09:08
以音樂治療喚醒身體的調頻(Photo by Priscilla Du Preez on Unsplash)

林佩芬的簡報上,2019年的新聞,一隻斯里蘭卡的大象年逾七十歲,疑似受虐兒骨瘦如柴的母象,在工作途中不支倒下而死亡,那畫面讓許多人心疼轉載,但下一張簡報,是一位七十幾歲的老奶奶,瘦骨嶙峋地躺臥在醫院的病床上,小小的身軀圍繞著數十條插管的管線,衛福部台南醫院高年科主治醫師林佩芬說,這幾乎是她每日所見的畫面,但這似乎沒有受到多少人的重視或是新聞轉載,好像老年人的長期臥床在大家眼中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

瘦成皮包骨的大象。(Photo by SaveElephantFoundation)

愛因斯坦曾這樣說:「Everything is vibration.(一切皆為振動)」當主流醫界的目光關注於「延長生命」的議題,「人」已經被簡化成「物理化學結構」;呼吸及心跳都可以只靠機器維持,但是怎樣才算生命呢?近年來,令我們驕傲的便宜健保醫療,補助並提供了維持心肺功能的機器,卻犧牲了人所渴求的尊嚴與自由。2019年衛福部統計,台灣的長者需要長照的時間平均長達7.3年,相對於歐洲國家以「平均臥床時間兩週」來看,這個巨大的差異值得省思。

臺南醫院高年科的主治醫師林佩芬,推廣以音樂為身心靈調頻。

臺南醫院高年科的主治醫師林佩芬,看著關於醫療與身為人的自由問題,反而也提出了一個看法:「物理世界裡,一切都是振動的話,那麼生病應該也是一種亂掉的振動,也許可以使用『調頻』的方法,讓身體回歸。」於是林佩芬醫師開始研究了音樂治療、故事治療、神經復健等,她自認這些並不屬於醫學主流,甚至在旁人眼中被視為是「另類治療」。

林佩芬醫師感謝個案病患以及協助音樂治療的鋼琴老師黃麗蓉 、許碧珊, 還有手指運動的志工老師黃寶慧,彼此信任合作,彷彿和諧的團隊關係。

林佩芬分享的個案病患,也來到了記者會現場;罹患巴金森氏症逾25年的90歲劉阿伯,在退休後不久即被確診,巴金森藥物吃久了會產生一些不良反應,身體僵硬,行動緩慢,儘管許多藥物陸續被發明,甚至可以調配,但都不是很理想﹔很多時候,還需減藥才能改善症狀。林佩芬補充道:「現今醫學發展走在前端的德國,甚至提出『有時等待可能是一種最好的處方』的說法,陸續地呼籲盡量減少用藥。」

巴金森氏患者隨著減少其藥物的使用量,肢體就顯著靈活了,之後的處方也一直採單純少量處置。林佩芬也特別吩咐一定要能動就動,否則像生鏽的腳踏車,不使用的話就完全不能騎了!但隨著年紀增長,身體必定是更老化,藥物副作用(如低血壓)也更加明顯。雖然劉阿伯的行走需由女兒攙扶,不過90歲的他依然安靜堅強地直立行走,並且由口進食,也是週週固定參與音樂治療團體課程的粉絲,甚至還報名了個別的鋼琴課,藉著彈鋼琴復健。

音樂治療的應用,在學界認為可以加強有效連結大腦的不同區域。(Photo by Esgo K. on Unsplash)

林佩芬說:「音樂治療很難一次說得清,它有點像是不同醫師的處方籤,針對不同病患去設計療程,音樂治療不是聽好聽的音樂就可以治療好了!而是藉著音樂的結構為患者的身心靈做調頻。」音樂在人類文化裡占有非常大的地位,而應用在醫療上更早存在於古希臘、古印度的醫術裡﹔古典印度音樂、梵文或各主要宗教的吟唱,擁護者聲稱能提供特殊的平靜或愉快經驗。

學界認為,音樂可加強並更有效率的連結大腦不同區域之功能,這些區域主要負責自主神經、回饋以及認知功能,因此音樂得以提供喜悅的經驗﹔根據臨床報告,音樂有助於以下病症:過動兒、自閉症、躁鬱症、精神分裂、邊緣性人格、高血壓、心血管疾病、代謝疾病、頭痛、失智症、失眠、疼痛、癌症、免疫疾病、開刀及閱讀障礙。

林佩芬醫師在會中提出了反思「生命真的只是物理加化學嗎?」還是有更多關於身心靈的潛在呢?醫師提及,有一回在幫小提琴調音時,靈光一現,身體也是需要調頻的呀,所以誕生了「調頻」的音樂治療想法,也與兩位鋼琴老師組成了團隊,主要針對神經與心理方面的疾病,希望讓大家能重視身心靈與精氣神的配合,也為現代人們提供了另一種跳脫中西醫的醫療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