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構上方的轉運旅程-台南轉運站

發佈時間:2020-03-03 16:26:32

搶眼的紅色、黃色、綠色、藍色貨櫃,像積木一樣堆疊在台南公園前的空地,搭建了一處活潑氛圍的場域,這裡不是遊樂場,而是新啟用的台南轉運站。在2019年12月25日正式試營運後,位於公園路的台南轉運站,兼負了國道客運與市區公車、計程車的轉乘功能,成為台南市區重要交通樞紐位置,也正式結束了以往在北門路壅擠而缺乏動線規劃的乘車亂象。

過去在台南乘車,或多或少目睹過這樣的乘車經驗;往返的乘客們提著大包小包,被家人或朋友的機車送達北門路口,因建物與路邊已沒有任何退縮的空間,機車通常緊急地停留在兩台大型客運的中間,乘客也逃難似地下車,旁邊呼嘯而過往返火車站的汽機車,也緊張地閃躲停靠人潮與大型客運,甚至充滿怒氣地逼按著喇叭…於是在台南轉運站計畫興建時,工程效益希望能改善北門路國道客運停靠時的後方回堵,以及友善候車環境和周邊停車不易等問題,於是轉運站也被定為臺南車站長途客運路線的替代總站,這個距離臺鐵臺南車站約步行5到10分鐘的距離,大家習慣稱呼這裡為兵工廠,過去有一段時間也成為國道客運的終點站,民眾對於這個地點並不陌生,只是在轉運站完成之後,乘車與下車的位置皆移置到此。

距離臺鐵臺南車站步行不到10分鐘的距離,過去的兵工廠正式成為臺南轉運站。

轉運站於2018年2月24日動土,以政府興建民間營運後轉移的建造方式,為大台南第十一座轉運站,共有3家市公車及3家國道客運業者進駐,旁邊更規劃了計程車載客區還有汽、機車停車場,共有288席的小客車停車格、394席的機車停車格,除此之外,整個轉運設施還包括國道客運13席停靠位置(備用位置4席),市區公車3席停靠位置,小客車、計程車臨停下車區6席,計程車排班區22席停靠位置,計程車上車區6席,轉運站位於1樓,包含候車月臺、售票處,2、3樓設有商場和北側的觀景台,更將導入科技化智慧管理,營造大台南首座AI人工智慧運輸場站。

計程車排班區和載客區。
寬敞的汽機車停車場。

台南轉運站在標案計畫書中設定為臨時轉運站,預估至少需使用十年,時以綠建材及可回收鋼構、貨櫃作為主體構造,東西兩側共使用64個20呎貨櫃堆疊,創造出候車、售票及商辦空間,然而這樣的設計也引來許多民眾的疑慮,即便在2019年入圍了世界建築獎(WAF)「交通運輸類」決選名單,與許多國際知名大型建築共同進入決選舞台,相比之下台南轉運站算是其中最小規模的建築設計,但光是聽到得獎,許多人可能還是一頭霧水,畢竟這樣的貨櫃運用也不是新鮮的作法。

台南市交通局的說明,也許會讓人有個更加信服的理由,交通局指出,該基地兵工配件廠其實有著清領時期的「鎮守台澎總兵官署」(簡稱鎮署)遺構,因此採取淺開挖,開挖深度約70-80公分之間,因避免深開挖損及歷史遺構,並與週邊百年歷史台南公園、321文藝聚落景觀相融合,因此設計時才以淺基礎與輕量化規劃,並以綠建材及可回收的鋼構、貨櫃作為轉運站主體構造。

因此這項看似簡單的建築工程,也因台南這座古都的深厚歷史反而更添加了施工難度,也因工項繁雜,主體為鋼構加上貨櫃改裝,需要先檢實際貨櫃尺寸後,在進行放樣,雖然名為臨時轉運站,非一般的建築工程,但貨櫃的堆疊補強與開孔補強等細節都需要詳細勘查,也必須調查遺構狀況再進行開挖施工。

轉運站位在鎮署遺構,因此設計時以淺基礎,和綠建材及可回收的鋼構、貨櫃作為主體構造。

負責此案的九穗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也表示:「本案仍是一個鋼結構的建築物,如同其他的建築物一般,還是有柱樑系統,貨櫃只是一個填充體,也許有一天,貨櫃移走,再加上樓板與外牆,就是另一個建築物。」工作團隊也補充道,台灣號稱貨櫃王國,每年約有20萬個貨櫃除役,也因為基地下方有未知的清朝「鎮守台澎總兵官署」(簡稱鎮署)遺構,同時經歷了日本時代的陸軍砲兵與工兵營區,與國民政府時代的兵工配件廠,層層疊疊的歷史土層,據推測鎮署應只剩下基礎,亦無相關明確圖面或紀錄,而基礎的大概位置也僅能得知於1875年台灣府城街道圖,所以本案必須採用輕量化構造與淺基礎,方才能對下方的遺構做現地保存。

設計師強調臺南轉運站仍是一個鋼結構的建築物,貨櫃只是一個填充體。

工作團隊試圖打造一個屬於台南的半戶外街道,除了轉運也期待各種活動發生,而後續也導入科技化智慧管理方式,例如汽機車車牌辨識出入場、APP繳納停車費、LINE資訊查詢與推播、場站內AI人流監控與數據分析服務等,更加銜接台南智慧城市的標的。

工作團隊試圖打造一個屬於臺南的半戶外街道,期待各種活動發生。

也許這不一定是你心中最美的轉運站,但多方肯定之下,這樣的建築是目前最適合這個基地的轉運站,可回收的綠建材也符合世界建築的主軸,量體與型態也是最符合目前城市現況的選擇。有時候人們對於眼中過於簡單的答案總有遲疑,卻忽略了往往最簡單卻也最可能成為雋永的期待,未來十年期待這座轉運站肩負起台南的轉乘樞紐的任務,讓人們感受不同以往的乘車體驗,也能容納各種活動和生活在這座城市發生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