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外星球的波希米亞 拾日常之美的現代野人

發佈時間:2019-05-15 14:26:27
拉馬的藝術就跟食物一樣親近人們也宣示著他的理想。

來自外星球的探險家

他開著一輛不開冷氣的藍色小貨車,透過打開的窗子與我們招手,高瘦精實的他總是戴著像阿拉伯人的頭巾,有一雙淺色的眼珠和深邃的輪廓,簡單的T恤和一個大背包是他日常的裝備,像許多寓言故事中的神秘異國人士,也像正在環遊世界的探險家。在他的大背包中,似乎裝著許多的深刻的哲理,但藉著他平易近人的語氣談著,那些刻板印象的藝術家理論,頓時卻都被寫成了日常生活的籤言。

他是藝術家呂沐芢,他也為自己取了另一個名字-「拉馬.默提司」。一個總是稱自己為「呼提克人」的桃園鄉下孩子,一個秉持實驗精神、勞動雙手與深愛地球的生活藝術家,他實踐著藝術和勞動的精神,將他們調和成自成一派的生活藝術。

藝術家呂沐芢,他也為自己取了另一個名字-「拉馬.默提司」。

對於拉馬的印象,是來自上期介紹的麻豆糖業大地藝術祭作品-『蝸行計畫』,這個行動藝術由一輛三輪車當作載體,上頭架著一個多功能的炊爐和料理桌。當炊爐的第一層燒開水時,蒸氣往上變成了蒸爐,底部生火的空間還可以當作烤箱使用,另外還有空間能當烘碗機!藝術行動中,融合了植物學家楊宗愈的環境踏查,加上環境料理師阿海納的創作料理,最重要的還有民眾的參與。

『蝸行計畫』帶著民眾一起探險,採收可食用的植物,再就地製作料理,將行動踏查、裝置作品相互結合;並透過食物來分享的創作旅程,讓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蝸行計畫』中拉馬打造了一座行動料理台。

關於『蝸行計畫』,拉馬說:「那時我想如果能做一個行動料理台,能生火、燒水也可以料理,那不是一件很棒的事情嗎?然後希望的事情越來越多,像希望能在燒水的時候同時也蒸好東西,於是就做了這樣的爐具,也把做一件事情的能量做到最有效的利用!」拉馬說著他的想法時,眼神閃亮著,「我一直都希望可以把一些嚴肅的議題變得有趣,讓人覺得好玩也開心,才有機會思考到更深入的意義。」

接著拉馬更向我們分享,他如何花了一萬八千元,自製了一台只夠點亮一盞小燈炮的風力發電機;對他而言,這個作品不論在停電的夜晚,或是正在談論的現在,那盞藉著自然的能量與自己雙手所點亮的火光,依然是一件令他滿足而歡喜的奇蹟。

小型風力發電機一號「意迴」,裝置的葉片造型是呼提克團隊設計,小巧的可以適用在各種居住環境中。
拉馬與藝術家焦聖偉共組「眼蟲計畫」,以搶眼特殊的色彩,創作壁畫與裝置藝術作品。


日常點滴的藝術啟蒙

1971年出生的拉馬,生活在桃園八德的鄉下,從小跟著小溪流與山林野地長大,沒有美術館、沒有才藝班,日常生活中所觸碰的一切,是他的藝術啟蒙老師。拉馬說:「記得國小二年級的作文題目是『我的志願』,我寫下我要當藝術家,而且還很堅定喔!那時候家裡很窮,在郵局上班的媽媽知道我喜歡畫畫,偶爾會帶著準備作廢的一大疊報表回來讓我畫畫。我很幸運,有著開明的父母,他們知道我不聰明,但喜歡畫畫,所以也沒有強迫我一定要變成什麼樣子。」

拉馬回憶小時候在作文題目『我的志願』中堅定寫下「我要當藝術家」。

拉馬對童年時光的印象,是在家門前的沙地畫畫;在吃著西瓜時,用小小的叉子在雕刻瓜肉,連日曆的紙張被他釘成了畫本。而也透過了這些生命的體驗,成為他將藝術生活化的養分。聯考放榜的那一年,他考上了台藝大的雕塑系,從此將平面畫作延伸到立體創作,而他那發明家般的創作靈魂也蠢蠢欲動著。

拉馬說他最驕傲的是他的樂觀,尤其碰到不會的事情,他總是積極詢問;並不害怕被拒絕和冷眼對待,他說:「我覺得我沒有損失呀!就只希望可以多學一點,因為我想實現那些在我腦海中的想法。」正向的心態,也陪著他接納自己的失敗經歷…「要說創作路上沒有打擊是不可能的,尤其我的死穴是人與人相處的情感面,以前我總是企圖要說服更多人加入愛地球的信念,我同時會失望他人的無所作為。但後來我突然領悟,最重要的還是要好好做自己,當你過得很開心,自然就能影響更多人,因為他們也想過的開心,而我對此始終都是抱持希望的!」

重返心靈的呼提克時代

呼提克人是目前存在的人種之中相當古老的一支,目前所殘存的族人相當稀少,他們有著相當先進的農耕技術,許多技術更是超越了現今的所有發明,然而這些技術目前多已遺落,只能從探險隊在聚落遺址中發現的符文與目前殘存的老人家的記憶相互比對而有進一步的認識。在探險隊最新一期的發表中,我們看到一頁莫約9~11歲左右的孩童所寫的日記以及數份符文的出土…

-摘自拉馬作品【關於呼提克的報導】

這段看似一個遙遠世代的古文明,再度被人們發現的過程。但其實這是個「藝術的偽文件」創作,也是拉馬發起的共同藝術創作-「蓋亞計畫」的一環。這一群人,自稱是第五代的「呼提克人」,他們有自己的呼提克名字,有自己擅長的創作領域,也有著願意重返大地與徒手創造的精神。

「蓋亞計畫」與這份「呼提克文明的偽文件」並存著,透過有趣的「偽歷史」建立一段煞有其事的真實,在這樣虛擬的歷史共識中,呼提克人有著能盡情創作的實驗技術,他們與地球和平共存,並擁有專屬呼提克的能量符號與療癒祝福的方法,甚至還能搭配偽文件,真實「重建」一座呼提克的房屋!有趣的故事與幽默的書寫角度,讓人近乎就要相信真的有這樣一個古文明的存在!

「蓋亞計畫」的創作理念,是希望藉著生活中的創作,去探索人類與地球的關係。

拉馬說,「蓋亞計畫」的創作理念,是希望藉著生活中的創作,去探索人類與地球的關係。他們將生活的食衣住行化成真實作品,像是移動式的熱水汽化爐、居家型的風力發電機…等等,不只針對生活的基本需求,連陶冶心靈的部分也顧及,如那些精緻的木製花盆、以常見植物製成的果醬與回收廢棄物製成的衣帽架…等等,「蓋亞計畫」的一系列創作,都巧妙搭上了有趣的仿古畫作與設計圖,這些跟人們的日常有所連結的作品,也是拉馬的藝術生活顯影。

這一切不單只是為了做出一個藝術作品,而是去反思去實證藝術與生活的結合,也讓人思考身為人類的「需要」與「想要」。拉馬說:「我希望藉著這樣的方式,讓人們重新審視自己的需求,不是教條式的告訴人們要去愛地球,而是用這些有趣而迷人的創作,去喚醒人們充滿創造力的一面,並傳達關於愛地球的訊息,讓人相信生活是可以跟地球和平相處,同時也擁有我們所需的生活品質,那才是重要的!」

瘋狂而美好的信仰

看著拉馬開始藍色小貨車與我們道別,頓時覺得這台車子真的很適合他,可以載上作品和滿滿的生活,他像個來自外星球的波西米亞,在這塊土地上流浪並找到某一世靈魂軀身的歸屬,他把用小叉雕刻西瓜的那個精神,活出了生命的另一個模樣。

呼提克團隊展於福路壽國際雙年展。

拉馬在談論自己的創作時,去除了高深語彙的贅述,總是用最簡單的對話,彷彿在說一件日常發生的故事,他說:「藝術是我唯一擅長的事情,所以我會去思考藝術能為這個世界做什麼!我希望去分享尊重土地、珍惜物品的理念,藉著那些有趣的創作去多影響一個人,那我相信世界就會很不一樣了!」

而我的腦中突然出現人們常說的那一句話:「最簡單的事情往往最不簡單!」,在看著這些瘋狂又迷人的作品,他們的確都經過了細細的觀察與思考,也必經過許多重新再來的過程,而拉馬還有著不能妥協的雙手與眼睛,總是設法讓作品成為最美好的模樣。攤開雙手,拉馬用他的行動和生活,體現了呼提克人對世界最深的敬意。

在某些時刻,我總認為眼前的他不是藝術家,他一定是個來自外星球的探險家,帶著充滿好奇的心與對大地的尊敬,正在享受著他的地球生活,同時也努力為這個世界激發更多無限而美好的創造能量。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