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的魚田-記憶中的養塭人生(下)

發佈時間:2019-01-26 19:38:06
七股最早的虱目魚「淺坪式」養殖法,民國82年左右,逐漸被「深水式密度養殖」給取代。

牽魚仔牽著眾人的記憶

七股最早的虱目魚養殖是屬於「淺坪式」的養殖法,到了民國82年左右,才逐漸被至今常見的「深水式密度養殖」給取代,兩者最直接的差異,淺坪式是引進海水,靠預先投入的米糠,與土壤和鹽分產生作用,進而培養成藍綠藻和矽藻供魚苗食用,而深水式則是使用淡水,並以投放飼料的方式進行養殖,深水式又比淺坪式能養殖的量更多,被漁民視為更有經濟價值的方式。

然而仍維持以淺坪式育魚苗的黃全欣,對此採不一樣的看法,「虱目魚是亞熱帶魚種,以海水養殖的話肉質會更紮實也不會有「土味」,雖然深水式的賣相的確比淺坪式較好,數量也更好管控,對我來說虱目魚還是要好吃最重要!」說道虱目魚的美味,我們好奇地詢問關於台南人嗜吃魚腸的說法,道是讓黃全永開始說了一段趣事:「因為魚貨要趕早市,當長輩告知今晚要『牽魚仔』時,我們一放學回家就要趕緊去魚塭工作,牽魚的工作會一直持續到清晨,而首先我們必須去『嚇魚』,也有人叫做『消肚』,簡單來說就是要把魚嚇到跳出水面還順便清腸胃!也是因為這個動作人們才能吃到好吃的魚腸,但有一次有一隻魚嚇到跳出水面,直接往我的頭撞上去,我整個人還暈倒在池畔,還好我們是淺水式的,水真的不深!」

「牽魚仔」在傳統的漁村中,這是個非常消耗體力的工作。

黃全永口中的「牽魚仔」是一種眾人合作圍捕魚群的方法,在傳統的漁村中,這是個非常消耗體力的工作,卻也是大家共同的家族記憶,然而歷歷在目的漁村回憶,卻也在經濟成長之後的日子,慢慢地消逝。

「七股過去有幾年的時間是完全荒廢的,除了人口老化與外移問題,許多人都不養虱目魚了,選擇養殖經濟價值高的文蛤,現在面臨的困境依然是沒有人手的問題,我們也在思考怎麼讓年輕人重新再回來認識這個傳統產業。」黃全欣說著說著,抬頭遙望著遠方沙地中的幾隻飛鳥,也看著眼前一大片正在休息中的魚塭。

「牽魚仔」是一種眾人合作圍捕魚群的方法,也是黃家共同的家族記憶。

看魚仔游來游去

虱目魚是屬於夏天的魚種,懂吃魚的人都說夏天的虱目魚最好吃。台灣在過去的某一段日子中,每年的十一月到隔年的五月是沒有虱目魚的,亞熱帶的虱目魚耐不住冷冽的寒冬更別說是還能好好長肉,也因此常在新聞上看到,每每寒流一過,虱目魚就集體翻肚的狀況。從前要讓魚群度過寒冬的方式,人們會挖深約兩米的「越冬池」,靠著離水面較遠的深水底保持魚群的溫度,同時也展現了魚群和人群共同求生的意志力。

如此的意志力也轉換到了漁村的人們身上,面對生活與環境的轉變,黃全永說:「我們現在也必須要轉型,和家人們共同討論後決定以轉做養殖小魚苗,如此一來也不用大量的人力,對於養殖魚苗也讓生命能帶有更多的希望。」

兩兄弟談話時總是瞇著笑眼,即便談到了最直接的現實問題,黃全欣說:「其實我對養殖業是看好的,它不會只再是苦力產業!因為市場是活絡的,而且海中的資源逐漸匱乏,但總是要有個但書,就是這個世界的極端氣候,這個看起來很科學的問題其實也影響著台灣的傳統養殖業,當海水潮汐變弱,引不進海水,或是氣候暖化讓土地變低,水也抽不走,那麼問題就會很大。」

與極端氣候拚搏的人們也似正在池底的虱目魚,都努力地找到方法繼續與這個世界共好共榮。

看著小魚苗游來游去,也讓人想到台南歌手盧廣仲的歌聲:「看魚仔在那游來游去,游來遊去,我對你想來想去,想來想去,這幾年我的打拼跟認真都是因為你…」這一片魚塭的景色和回憶也一直喚著兩兄弟的一家人,他們分享著魚塭地趣事,分享著在魚塭的米糠量學問,也大方與年輕人交換如何能更精緻化的可能,雖然目前喚著他們回來的景色是如此寬廣荒涼,但在荒煙中的一絲溫馨浪漫,就是能與家人共同在老家廊簷下,佐上一壺好茶的時刻,與極端氣候拚搏的人們也似正在池底的虱目魚,都努力地找到方法繼續與這個世界共好共榮。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