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落的產業系列~木屐(上) 聽叩叩的腳步聲.踩過時代的門檻
奇人異事的魔幻入口
站在台南西門圓環的中央人行步道,對望著眼前的景象;炙熱太陽底下車水馬龍呼嘯而過,短暫的紅燈停留,一瞬間成了今夕時空交流的神奇時刻,因大家總是把目光移至右側一處特別的騎樓店家;在大大的帆布看板以及老闆手植的綠色植栽包圍之下,一雙雙手工木屐在架上閃著柔和的亮光,「振行鞋行」也因此更顯出時代的魔幻氛圍,門口的商品架上不同顏色的鞋繩與木材的溫潤光澤吸引著路過人們的眼球,但現代人談到木屐,彷彿是一種時代復興的產品,隨著交通號誌的綠燈亮起,便又緩緩與他擦身而過。
「在台灣說到木屐,大家馬上聯想到日本文化,其實不全然,木屐最早是出現在中國春秋時代,日本人在唐朝時將這個產物移師回去,而台灣的木屐最早則是開始在施琅來台時,帶入沿海一帶的產物,直到日治時期才又更深入先民的日常,日本人的木屐偏向用人字型的鞋繩和有「齒」的造型,而台灣則是以穿脫方便的背帶款為主,而且一開始的鞋帶面還是用藺草編織的。」振行鞋行的第三代頭家郭宗興一開頭就談起了這麼一段有趣的「木屐短史」。「所以說阿,我們真的不要小看台灣所擔任的傳承角色,很多事情仔細研究之後,就會發現翻轉了我們原本的印象。」
身為振行鞋行第三代,四十七年次的郭宗興,驕傲地說自己是全台僅存的五間木屐工廠的其中之一,談到振行最早的歷史;郭宗興介紹了自己的爺爺郭全祿,他說:「我阿公十二歲時就在林百貨附近,日本人開設的木屐工廠當『囡仔工』,從小便學了一手製鞋的手藝,後來自己開業,並傳給父親,在五〇、六〇年代我們家的木屐就是當時的藍白拖,在外島當兵的軍人都是穿木屐的,那時候真的讓我們體會到『穿木屐好賺食』的日子,但好日子過多了,老天爺總是會以其他方式提醒你…」回想起兒時的時光,郭宗興難得露出了溫柔的眼神,這短暫的回憶被一個上門的生意給截斷。
以木頭為伍的身影
走進騎樓的熟客她表示,想挑一雙鞋給生病後雙腳浮腫的母親一份禮物,郭宗興熟稔地問起腳型與尺寸,接著在眾多鞋繩之中讓客人挑選喜歡的顏色和樣式,接著便以閒話家常之姿坐在工作椅上,原以為一雙訂做的手工鞋得經過幾天才能取貨,沒想到這樣的聊天過程中,郭宗興已找好了適合的木底再搭上客人選好的鞋面帶,量好尺寸也動起工來,流暢地將鞋面帶量好尺寸、對準位置,用熟練的手法將其以釘固定,不到一會兒,一雙訂製的木屐就在我們的充滿驚奇的眼光之下完成了!
一雙基本款的手工釘製木屐不到台幣500元,一雙木屐,從人們選定到製作過程,以手工傳遞了木頭的溫度與時代的承接,郭宗興接著說道:「我對木頭的感情很複雜,家中因為木頭而興盛驕傲,卻也因為木材不慎掉落的意外,讓我在很小的時候失去父親。所以我常說老天爺總是會提醒我們很多事情,後來有一段時間我去做了營造業,是後來才又再返回台南,做木屐的家業。」這一段談話中,彷彿讓我們走進了那個沒有人的工廠,看著郭宗興的父親郭澤根最後依然以木頭為伍的身影,振行鞋行的展示牆上,掛著木屐的製作流程,也保留著一張郭宗興的父母佇立於商店門口的黑白影像,讓這一刻的時空又再度交疊。
父親的離開如同木屐的存在一般,同時跟隨著大時代的殞落,木屐的重量逐漸被快速輕盈的塑膠與橡膠取代,踩在這個時代的人們腳下的,從木屐變成了藍白拖,郭宗興說:「一雙手工木屐從原木材到製成完成的鞋有近30道工法,就算預先將木底做好,我們的速度依然比不上快速的機器生產,機器噴射幾秒鐘就可以壓出一萬雙的藍白拖,為了要生活,我們也經歷過事業轉型,當時什麼鞋都有賣,但說也奇妙;這可能是我與木頭的緣分,導致我一直沒有放棄木屐的這一塊,也許也因為台灣人的念舊,木屐也一直有著喜歡她的客人們。」